您好,欢迎来到领秀展示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领秀

公司环境

中山市领秀展示制品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13823952788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福田七路9号

立即咨询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 领秀动态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


文章来源: www.zslingxiu.com 发表日期:2017-09-18访问量: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成本能降到最低程度。从简单逻辑讲:成本越低利润越高。从企业宏观来看,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降低成本,则企业总成本必然大幅降低。然而对企业整体而言,一旦超过成本降低限度,不是每个环节成本都能降到最低,总成本就最低,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各部门成本都降低了,公司的总成本反而大幅升高了,大大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就要从“小成本与大成本的理念”说起。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一

什么是小成本,企业的某一环节或工序或项目或部门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因其变动影响企业其他环节或工序或项目或部门活动的成本变动,且造成其它的成本变动量总和大于这一成本变动量,则这就是称为“小成本”。

什么是大成本,大成本是相对小成本而言,如小成本变动引起其它成本的变动,且被引起变动的其它成本变量总额远大于小成本变动量,则被影响的成本即称为大成本。

小成本的下降,可以造成大成本的下降,也可以造成大成本的上升。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二

比如:降低原料采购单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毛利,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销售空间,产品竞争力更强。

又如:降低原料采购单价,可能造成原料质量不稳定,原料合格率不高,影响生产,造成交期延误,影响销售,消弱竞争力。(展示柜 http://www.zslingxiu.com)

小成本的上升,可以造成大成本的上升,也可以造成大成本的下降。

比如:增加研发投入,可以提升产品功能,增加产品竞争力,减少促销费用或产品库存。

又如:增加人员工资,造成产品成本上升,消弱产品竞争力,增加促销费用或产品库存。

如何处理好小成本与大成本的关系,关乎企业经营成败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产品的总成本?产品总成本是由五个方面构成:

产品总成本(C0)是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消费等所有过程支出费用的总和。即C0=C1+C2+C3+C4+C5

1.直接成本(C1):是直接用于生产的各项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燃料、动力和直接人工工资。

2.间接成本(C2):也称为间接费用,是指制造企业各生产单位(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3.期间费用(C3):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4.经销成本(C4):是指代理商、分销商、零售商销售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5.消费成本(C5):是指最终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后,在消费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维修费用、保养费用、燃料费用等。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三

其次 产品总成本是由企业内围成本和企业外围成本构成。企业内围成本是指企业内部产生的各项成本,它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期间费用。企业外围成本是指企业品牌声誉、产品供货、产品质量等因素不稳定的影响,造成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销售机构(或消费者)在经销(或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价值或使用价值的贬值等。包括供货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产品退换货损失或折价销售损失或维护品牌声誉损失;产品供货不及时,销售商机错失,产品折价销售损失或产品储存增加,资金占用损失;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过程中维修、保养、燃料等各项费用的增加;产品质量缺陷产品功能发挥不正常造成的消费者体验损失等,它包括:经销成本、消费成本。


企业的直接成本、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四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即企业内围成本决定企业是否有竞争力,而经销成本、消费成本即企业外围成本则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力。一旦企业内围成本下降的总和,低于企业外围成本上升额时,企业必然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知道,产品成本与产品的交期和质量及功能有其正相关性,而产品的交期、质量、功能又与产品销量和销售额也有其正相关性,同理,产品销量和销售额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感受的满意度也有其正相关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产品的企业内围成本是产品的小成本,而产品的企业外围成本是产品的大成本,而企业内围成本与企业外围成本之和才是企业产品总成本。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五

1. 如果一味追求最低直接成本(C1)和间接成本(C2)即寻求最低成本的工厂,则可能导致是低效率、低质量的工厂来生产,产品的交期和品质可能无法保证。

2. 如果一味追求最低期间费用(C3)即寻求最低的研发投入、人才投入以及市场投入,则可能导致是产品、人才、经销商的低竞争力,产品和客户可能无法保证处于优势。

3. 如果一味追求最低经销成本(C4) 和消费成本(C5)即寻求最低销售或消费成本损失,则可能导致产品企业内围成本大幅上升导致产品单价太高而丧失产品竞争力。

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把握企业的内围成本与内围成本,协调俩者平衡关系,并且保证企业总成本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及其重要。这是企业成本经营艺术所在。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六

第三 企业的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降低产品价格,更不是简单的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工厂的加工价格,也不是简单的控制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更不是无限的降低经销商和销售者的成本,而是如何在这四个成本关系中寻求最佳平衡,保证公司总成本处于最佳位置。只有这样公司才能保持持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1. 当C1变量+C2变量+C3变量+C4变量=C0时,表明企业在进行成本结构调整,总成本没有变化,只是企业供应链之间利益进行重新分配,供应链整体利益不变,供应链个体利益之间有发生变化。

2. 当C1变量+C2变量+C3变量+C4变量+C5变量> C0时,表明企业通过成本结构调整,调整后总成本大于原有总成本,若:

(1) C1变量+C2变量+C3变量> C4变量+C5变量,则表明内围成本变动量是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2) C1变量+C2变量+C3变量 <C4变量+C5变量,则表明外围成本变动量是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七

(3) C1变量+C2变量+C3变量 =C4变量+C5变量,则表明内外成本都同时上升,共同造成调整后的总成本上升。

3. 当C1变量+C2变量+C3变量+C4变量+C5变量< C0时,表明企业通过成本结构调整,调整后总成本小于原有总成本,若:

(1) C1变量+C2变量+C3变量> C4+C5变量变量,则表明内围成本上升,促使外围成本下降,且其下降幅度超过内围成本下降幅度,最后导致调整后总成本比原总成本下降。

(2) C1变量+C2变量+C3变量< C4变量+C5变量,则表明内围成本下降,促使外围成本下降,且其下降幅度超过外围成本下降幅度,最后导致调整后总成本比原总成本下降。

(3) C1变量+C2变量+C3变量 =C4变量+C5变量,则表明内外成本都同时下降,共同造成调整后的总成本下降。

因此,产品总成本是由企业内围成本和企业外围成本的变量所决定的,正确处理好企业内外网成本的变量关系是决定成本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实战中一定要运用全局、全系统、全过程、平衡性的成本观,进行成本管理才能实现成本管控的最终目的。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八

第四 小成本可以影响总成本,总成本可以决定企业利润,但小成本不一定决定企业利润,只有小成本影响总成本变化时,才可以决定企业利润,反之小成本不影响总成本变化时,小成本变化再大,对企业利润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在企业普遍重视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时,作为企业决策层必须统筹、协调、组织好管理团队,正确处理小成本与大成本的关系,小成本、大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这样我们的宏观成本管理才可以为企业利润目标实现发挥重要战略作用。

小成本、大成本、总成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图九

第五(服装展示架 http://www.zslingxiu.com) 

总成本与利润的关系。企业总成本高,则企业利润少,反之,企业总成本低,则企业利润多。因此,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解决好总成本控制问题,而总成本又是由企业内围成本和企业外围成本共同决定,基本上企业内围成本与企业外围成本在一定时候又是互为矛盾关系,即内围成本高,则外围成本低,反之内围成本低,则外围成本高,而处理好企业内外围成本,确保总成本处于最低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才能保持企业持续长久发展,这是战略成本的核心思想!

上一案例:商业模式思考:给逛商场一个充分理由 下一案例:服装店陈列小技巧

[返回列表页][关闭当前页]

在线咨询 客服人员

扫二维码
微信咨询

微信二维码

全国咨询热线
13823952788

扫码进入手机端

移动端链接二维码